演講一開始,陳超明先請每位與會老師自問:「我教什麼
我怎麼教
我教誰
我怎麼知道學生是否了解
」他提到,台灣學生往往考試考得好,但若要用英文自我介紹,很多人都開不了口。




這種心態甚至高中生和大學生都比比皆是。難怪台灣年輕人的英語文能力一直都提升不上來。

「語言」是學來使用的,不應是為應付考試-這道理學校和英文老師都懂,但為什麼學生上過英文課後,還是不能自由發揮英語能力


陳超明教授也提出「三個不等於」的想法:
≠教完不等於教會、
≠教學不等於學習、
≠語言知識不等於語言能力。
以往老師在英語教學時,大多比較注重「教完」與「語言知識」,但其實「教會」與「語言能力」才重要,

老師要有 #操作型教學的能力,才能 #內化學生英語文能力。
在英語教學上,若要將語言知識轉化為語言能力,就要仰賴語言內化的過程,「如果是騎腳踏車、開車、游泳、煮飯這類技能,學會之後通常一生都不會忘記,因為這些不需要經過腦中海馬迴運作。
但語言若是以知識或經驗的方式學習,衰減期成人大約是半年、兒童三個月。」
換句話說,如果 #把英文當成技術能力教學,就有機會達到長年不忘的效果。
根據本校二十年的教學經驗,我們的學生能在短時間內將英語能力提升到中級以上,通常都具備兩種學習條件:


一般國小、國中的安親美語,都一再強調外師教學、浸泡式學習,因此,培養出很多學生口說很溜,但要寫文章和文法句型就不太行。


陳超明教授的分享讓與會老師們的心中激起漣漪,目前代理桃園市永豐高中高一英文的一位與會老師便很有感觸地表示,過往教學注重單字、文法,「其實教學可以有不同思維,未來會調整教學比重,把閱讀也納入重點,讓學生培養出所謂的語感。」

其他老師們也認為,陳超明的演講拋出很多觀點,相信反芻內化後,對於之後在教學現場應用上會很有幫助。










上課時間:星期二、五;晚上 6:30 ~ 8:30
上課學齡:小學三年級以上學齡
熱烈招生中!

Amy 老師:02-2986-0325 / 0933-073-159
Peter主任:02-2986-0325 / 0937-877-039
平 日 來電時間:2:30PM - 9:00 PM
星期六 來電時間:9:30AM - 8:00 P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